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 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9月19日,“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我校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举行。
区政协主席许振华,副主席宋银林,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黄国锋,社会事业委主任金建生、苏州天烨集团副总经理蒋冰清,苏州弗莱恩集团副总经理斯淳,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炯,吴中区政协委员、智能制造系主任沈建国,国际交流与产教合作处处长马当先,区政协委员、我校教师于志新、张美根、卢月龙、周逸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区政协主席许振华、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炯共同为“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揭牌,标志着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正式成立。
会上,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炯为本次活动致辞。他表示,我校一直秉承着“以生为本、德法共济、开放共享、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为吴中区“产业强区、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贡献力量。他强调,学校与吴中区政协委员的深度合作,以及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产教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区政协委员、智能制造系主任沈建国介绍了关于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的成立背景和工作思路,强调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他提到,吴中区的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高度融合,形成了有利于工作室成长的环境。同时,长期的校企合作经验也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沈主任还介绍了工作室的工作路径,包括加强调研、加强联络、加强总结等方面,为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区政协副主席宋银林表示,委员工作室是委员履职尽责的重要平台,要借助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推动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运行机制建设,打造有特色亮点的工作室品牌,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为吴中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区政协主席许振华强调,工作室要坚持政策导向,创新工作;学校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紧贴地方经济市场发展方向,加强校企合作联动,培养不同禀赋的多样化人才,服务好社会。鼓励区内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希望工作室能够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为区内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后,企业与学校直接对话,开展了产教融合研讨会,探讨了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以及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类型。
企业代表苏州弗莱恩集团副总经理斯淳: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特点及人才需求等情况,对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给了明确目标。
智能制造系主任沈建国: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如何共建企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专业课程资源、拓展技术服务及人才培训等方面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合作组合。
国际交流与产教合作处处长马当先:提出了三个产教融合创新方案,有效的使企业学校供给关系得到深化对接。
区政协主席许振华表示,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社会对接。希望“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能够明确目标,着力为学校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并合影留念
这一次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我校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必将为吴中区的产业升级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在研讨会结束后,各位嘉宾参观了中德学院的设施和实验室,共同分享了产教融合的未来愿景。这一产教融合委员联合工作室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布:秦晓寅
审核:沈建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