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届“梦·溪”读书一刻戏剧节吹响“青春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我校图文融媒中心于12月22日举办了“致敬经典,演绎青春——‘梦·溪’读书一刻 戏剧节”活动。
本届“梦·溪”读书一刻戏剧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涌现出一大批紧紧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的作品。通过话剧的形式将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搬上舞台,让学生实现“听”“看”“触”“学”“练”的沉浸式学习,感受文化与艺术背后的精神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以青春的方式传承经典
本次戏剧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五系一部创排的六台舞台剧集中在这里“绽放”,不仅有恢宏的舞台呈现,更有跌宕起伏的经典红色故事情节。同学们精湛的演技、强烈的舞台信念感和富有张力的表现,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青春洋溢的文艺盛宴。
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矢志报国的澎湃岁月,被声音上色,被言语重构。在财经系同学们的表演中,那段澎湃的岁月时而激荡时而温和,留白的意蕴与历史的厚重在耳边回荡、在脑海浮现,重现觉醒年代的色彩……
“什么是最可贵的,就是这种从不气馁,永远饱含希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胸襟才是最可贵的。”舞台上分段培养部的演员们字正腔圆、神态庄重,俨然一副老戏骨的模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不禁自问:“什么样的青春最有意义?”探索真理的青年,勇担责任的青年,浴血奋战的青年。他们,就是青春!
1933年,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将所有的人都卷进了这场家庭的悲剧。智能制造系的《雷雨》让我们明白,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该朝着光明不断前进。
用艺术打造一场沉浸式思政课
从剧本创作到排练,再到走上舞台,学生戏剧展演,充分展现了学生蓬勃的创造力与青春风采。而舞台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不仅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更给他们带来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一株又一株数不清的芦苇,手牵手,肩挨肩,让日寇满怀期望的阴谋一次次破灭,碧绿湖水,一望无垠喂养着一个无畏的民族。在电气工程系带来的《沙家浜》表演中,我们看到了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的壮丽战斗诗篇,即使时代日新月异,红色革命精神也永不褪色。
“滴滴滴滴,滴滴滴……”,泛黄的报纸,绵绵不绝的电波声,解放前夕的上海夜色更加阴冷,那难以捕捉却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每一次都诉说着爱与信仰的故事,续写着红色的脉搏。在信息传媒系带来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我们一同感悟共产党人的爱与初心。
炮声轰轰,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红岩是什么?红岩是一种精神,一种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红岩是一种信仰,一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仰。商贸系带来的《红岩》里蕴藏着我们终生受用的精神和信念。
本次活动通过创编、表演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展示青少年创意和个性才华,为全校师生营造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校将继续结合“四力五环”行动思政,打造党史学习特色课堂,持续开展“梦·溪”读书一刻系列活动,传承红色经典,讲好党史故事,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激情、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