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36 学分:2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基础与实训
后续课程:纳税申报、会计软件用友T3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三年制中职类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是会计上岗证所必须的考试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
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系统初始设置、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重点让学生具有电算化核算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任意一个通用软件环境里独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能力。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上岗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
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3.设计思路
(1)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电算化的各个项目和任务设计学习单元,依据初级会计上岗证的具体要求和各种财务软件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本课程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用一半以上的学时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点,课时安排为一堂理论课一堂练习。
二、课程目标
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会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该课程所供财会软件的运用方法。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1.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电算化岗位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具体要求,产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
(2)掌握会计电算化中各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各门会计学科相关知识;
(3)能通过会计上岗证中会计电算化的考试,并能熟练运用一种电算化的财务软件。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能准确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将各项经济业务录入财务软件处理;
(2)会根据录入凭证登记账簿,并能正确编制财务报表;
(3)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具备电子作账的各项能力,并能胜任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
3.素质目标
(1)初步形成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2)养成遵守财会法规和职业道德习惯,具有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 | 训练或 工作项目 | 教学要求 | 教学情境与 教学设计 | 参考学时 |
1
| 系统初始化 的内容与程序 | (1)账套的设置与数据备份; (2)用户(操作员)管理; (3)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确认; (4)系统运行要素设置; (5)会计科目表的建立; (6)系统模块启用; (7)账务处理(总账)账套期初数据录入。 | (1)设置账套、备份数据; (2)设置系统参数; (3)建立会计科目表; (4)启用系统模块; (5)录入张涛期初数据。 | (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 由学生担当会计,进行初始化工作。 | 3 |
2 | 通用会计软件 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 | (1)基本会计业务记账凭证录入; (2)记账凭证的查询、出纳签字、审核与过账; (3)记账凭证修改与冲销; (4)各类会计账簿查询输出; (5)会计实务中对于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处理。
| (1)录入记账凭证; (2)查询记账凭证; (3)出纳签字、审核、过账; (4)进行修改与冲销记账凭证; (5)查询账簿并输出。
| (1)能在账务处理模块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 (2)能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出纳签字、审核、过账等操作; (3)能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 (1)学生录入记账凭证,查询记账凭证; (2)学生进行出纳签字、审核、过账; (3)学生进行修改与冲销记账凭证; (5)学生查询账簿并输出。
| 10 |
3 | 辅助核算的 方法与技巧 | (1)往来科目设置、往来对账与销账; (2)银行对账; (3)部门核算与个人核算; (4)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与生成; (5)辅助账簿输出。
| (1)设置往来科目、往来对账与销账; (2)进行银行对账; (3)进行部门核算与个人核算; (4)自动设置与生成转账凭证; (5)输出辅助账簿。
| (1)能够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正确设置或输入辅助核算参数; (2)能够以出纳员的身份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对账结果; (3)能够对部门核算、个人核算进行设置并能输出相应的辅助账簿; (4)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 学生收集银行对账单,了解对账单的内容和构成。 | 3 |
4 | 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 | (1)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 (2)工资数据录入与计算汇总; (3)工资分摊设置与凭证生成; (4)工资报表查询与输出; (5)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 (1)设置工资项目、设置运算公式; (2)录入工资数据、汇总计算; (3)工资分摊设置与生成凭证; (4)查询与输出工资报表; (5)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 (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 通过展示工资分配表,让学生明晰工资计算及工资表的填制。 | 5 |
5 | 固定资产 管理规则 |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与初始卡片录入; (3)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设置与折旧费用分摊; (5)固定资产报表输出; (6)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 (1)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与初始卡片; (2)分析与处理固定资产变动资料; (3)设置固定资产折旧与分摊折旧费用; (4)输出固定资产报表; (5)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 (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 让学生站在会计的角度,通过展示固定资产相关变动过程,进行固定资产的的相关账务处理。 | 5 |
6 | 期末业务 的处理顺序 | (1)期末结转凭证的编制; (2)自动转凭证的生成与传递; (3)对账与错账更正; (4)各模块结账。
| (1)编制期末结转凭证; (2)自动生成与传递转凭证的; (3)正确更正对账与错账; (4)进行各模块结账。
| (1)能利用已设置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并传递记账凭证; (2)能对核算资料进行期末对账处理; (3)能按顺序完成多个软件模块的期末结账操作。 | 结合基础会计第六章账簿相关内容,进行结转、对账、更错。 | 5 |
7 | 会计报表系统 的步骤与方法 | (1)会计报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程序; (2)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与编制; (3)利润表的设置与编制。
| (1)设置与编制资产负债表; (2)设置与编制利润表的。
| (1)能够利用报表管理功能建立资产负债表,设置取数公式与审核公式,输出当月报表数据; (2)能够利用相应功能建立利润表,设置利润指标取数公式,生成输出利润表。 | 展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学生学习填制并操作。 | 3 |
8 | 电算化会计以及会计软件 的概念和意义 | (1)电算化会计的概念、发展历程、内容与特点。 (2)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规划与组织; (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日常管理; (4)会计软件的概念、结构、模块及其数据传递关系; (5)电算化会计与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 (6)系统维护与病毒防范。
| (1)了解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规划与组织; (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日常管理; (4)了解会计软件的概念、结构、模块及其数据传递关系; (5)学习电算化会计与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 (6)学习系统维护与病毒防范。
| (1)能讲述电算化会计的大致的发展历程; (2)能识别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并辨别软件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3)能够设计指定企业的会计岗位,提出操作员及其权限分配方案; (4)能够大致策划指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内容与步骤。
| 展示电算化组织结构图,通过学生分工管理,了解会计软件的概念、结构和数据传递。 | 2 |
四、教学组织与评价
(一)教学建议
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营造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使用全真化的实训业务资料和教学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活动,突出了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做到实践与教学零距离。
(二)教学基本条件
做好以三维互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核心的本课程项目化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出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主讲视频、配套的多媒体课件、配套习题集、项目化教学案例库、自测与考试电子题库。
(三)教材选用与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会计电算化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2.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并由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教材应充分体现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合一” 的教为理念。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使用畅捷通T3用友通标准版软件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牲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以能否完成任务及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
2.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应知可以采用单独笔试、口试,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给予评分;应会可以采用上机模拟操作、场景模拟、案例设计、活动设计等多种形式,给予等级评定。
3.课程的综合评价可以将应知、应会两部分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形成综合成绩,也可以单独设置综合考核内容。
五、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会计专业。